明末清初中国留学生的崎岖心路
中国人出国留学的悠久历史起始甚早,但鸦片战争之前,熟练掌握西文并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寥寥无几。在众多鲜为人知的中国留学生中,罗文炤(1617-1691)无疑是一位杰出代表。他的留学生涯堪称一部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刻画出明末清初中国留学生的复杂处境和艰难挑战。
命运的转折:从农家子到传教士
罗文炤出生于福建福安的一个普通农家。1632-1633年,西班牙传教士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1634年,他领洗入教,1638年底前往澳门,1640年又转赴马尼拉。此后,他多次往返于福建与马尼拉之间,并在马尼拉学习了神学、西班牙文和拉丁文等。1654年,他晋铎为神父。
传教士的身份与复杂的处境
1665-1671年,传教士因康熙历狱而被驱逐,作为中国人的罗文炤成为唯一能在各省自由传教的神父。1674年,他被教宗任命为南京宗座代牧,1685年祝圣。罗文炤是明清时期唯一一位华人主教。
然而,罗文炤的传教生涯并不顺利。在华传教的欧洲传教士来自耶稣会、多明我会、方济各会等多个修会,背负着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国的权力斗争。作为中国人,罗文炤加入了多明我会,但又因被巴黎外方传教会士提拔而成为主教,其在中国礼仪之争中的态度更接近与他所在修会相对立的耶稣会士、奥斯定会士。因此,他不得不长期游走于各派之间,维系微妙的平衡。
来自传教士和中国人的双重质疑
欧洲传教士对罗文炤的态度复杂。有的怀疑他的动机,甚至不信任他。随着罗文炤被任命为主教,一些传教士试图利用他,又不信任他,甚至伪造书信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与此同时,中国人对罗文炤也态度暧昧。虽然有中国教徒为他升任主教而自豪,但也有不少人轻视他,更尊重欧洲传教士。罗文炤甚至因为在马尼拉未获祝圣,最后只能从被关押的多明我会修道院屈辱逃走,而觉得自己“像逃犯一样”。
在中西之间寻找平衡
罗文炤的心灵史是一部在中西各派之间寻找平衡的历程。一方面,他作为信息网络的一环,联络中国与东南亚、欧洲之间,传递消息并影响决策。另一方面,他所经历的纷争往往是世界性矛盾的中国投射,他经常不知情或理解不够,使事态变得更加复杂。
罗文炤致力于寻找最适合中国人“本性”的传教方式,并坚守自己的立场。他充分意识到各派在利用他,但他并未屈服,而是冒着无法祝圣、资金匮乏等风险,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声音背后的欧洲回响
罗文炤作为主教,有权直接向罗马报告,成为传教士和中国教徒向欧洲表达诉求的重要管道。然而,由于本书主要依赖西文史料,其对罗文炤所谓“中国声音”背后的欧洲回响着墨较多,而对罗文炤的主体性不得不弱化处理。
在史景迁和沈艾娣等学者的研究中,胡若望、李自标等明末清初中国留学生同样出身底层,但他们游走于中西之间的心路纠葛远比罗文炤复杂。三书合观,有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先驱们的开创性和艰辛性,补全明末清初中国留学生心灵史的空白。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bs.xzxci.cn/2024/12/02/261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