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学探索的“无人区”中,创新的意义早已超出风险与损失的范畴。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指出,追求确定性与创新的高不确定性本质相悖,拥抱“浪费”反而成为创新的先决条件。
过去,中国沿袭“跟随”模式,获得中低收益却缺乏开创性成果。如今,进入“无人区”后,探索新方向不可避免地伴随失误和浪费。然而,这些“浪费”正是破除错误观念,涌现正确方向的基石。一旦正确方向确立,超高收益便可弥补前期投入。
由此可见,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富人游戏”,需要足够资源承担“浪费”。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科研投入也位居第二,完全有能力承受相应的代价。
然而,米磊指出,中国对科技创新的心态仍然不允许“浪费”。这种思维方式阻碍了创新生态的发展和成果转化。中国亟需解放思想,按照创新的规律行事,将“允许浪费”作为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文化是一种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氛围。它促使人才在宽松的环境中持续探索,推动创新。改革首先要从思想层面入手,改变思维模式,才能真正践行创新驱动发展。
除了思想转变,科技成果转化还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不仅是创新人才,还有专业从事成果转化的专业人才和机构。这类人才具有复合能力,能够整合技术、产业和商业资源,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遗憾的是,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在中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因此,培养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这一领域至关重要。只有提升对转化链的重视,完善评价机制,才能补齐该领域人才短板,释放中国科技创新的生产力。
拥抱“浪费”,解放思想,培养转化人才,中国有望在“无人区”中开辟更为广阔的创新天地。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bs.xzxci.cn/2024/11/28/237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