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亿重磅融资,创年度之最
北京近期投资了一个重量级的项目,燕东微与京东方A联合多家北京国资,共同向北京电控集成电路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电集成”)增资199.9亿元,用于投资建设总额330亿元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
这笔融资规模为2024年迄今北京的最大一笔融资,投资方阵容豪华,包括北京电控、天津京东方、亦庄科技、中发基金、亦庄国投、北京国管、国芯聚源等。
根据相关公告,此次增资方除燕东微和京东方A外,还包括北京亦庄科技有限公司(亦庄科技)、北京中发助力贰号股权投资基金(中发基金)、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亦庄国投)、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管)、北京国芯聚源科技有限公司(国芯聚源)等。
上述多方拟联合向北电集成增资,规模达到199.9亿元。资料显示,北电集成成立于2023年10月,交易前是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电控)的全资子公司。
燕东微是本次投资中出手最阔绰的,其前身为我国第一批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之一的878厂,如今已是国内晶圆制造老牌公司,也是北京集成电路领域颇具代表性的企业。燕东微表示,向全资子公司燕东科技增资40亿,燕东科技进而拟向北电集成增资49.9亿元,交易完成后将持股24.95%。
此外,亦庄科技持股比为20%,亦庄国投、北京国管持股比分别为12.5%,天津京东方创投与国芯聚源持股比为10%。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各方联系紧密,公告显示,京东方、燕东科技、国芯聚源、北电集成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北京电控,而北京电控由北京国管100%持股。交易完成后,燕东科技拟通过与天津京东方、亦庄国投及北京国管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实际控制北电集成。
这笔200亿巨额融资将用于北电集成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高达330亿,规划产品主要为显示驱动芯片、数模混合芯片、嵌入式MCU芯片等,规划项目产能达5万片/月,并在2025年四季度启动设备搬入,2026年底实现量产。
如燕东微公告所说,“基于北京电控以‘芯屏’为核心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显示产业的需求带动和装备产业的供应保障作用,以京东方等IC市场为牵引,以燕东微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能力为基础,辅以北方华创装备及工艺开发能力,将构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链。”
此次融资主要由北京亦庄承接,亦庄科技、亦庄国投合计出资65亿,并推动北电集成的生产线项目落户亦庄,力图2031年达产年收入83.40亿。
近年来,北京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中一直走在前列,此次投资更是彰显了北京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决心。自2002年引进中芯国际国内首条12英寸晶圆制造生产线以来,北京经开区已形成了以中芯国际、北方华创、华卓精科、集创北方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汇聚集成电路重点企业200余家,2024年上半年产值突破400亿元。
除了亦庄,北京的半导体版图中还有中关村不容忽视。此次参与投资的中发基金,正是由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关村资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今年8月,规模85亿的北京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落地北京海淀区,主要围绕北京市集成电路核心关键点做投资,而基金管理人正是中关村资本。
这并非偶然,早在2014年,北京就发布了《北京市进一步促进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了具体措施推进北京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包括打造中关村软件城、设立相关产业投资基金等。
创投兴,则产业聚。此后10年里,北京走出了一批影响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重量级公司,如京东方、北方华创、华卓精科、集创北方、燕东微、圣邦股份、智芯微电子等,缔造了一个庞大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北京的重磅投资不仅是北京发展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也是全球半导体竞赛的体现。随着AI浪潮席卷,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迎来产业格局调整和创新范式转型的关键窗口期,不少国家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尽管如今我国仍未完全摆脱对海外芯片的依赖,但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产业浪潮下,无数资金投入、无数人才涌入,一批国产半导体企业顽强生长起来,成为中国进入下一场技术革命的入场券。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bs.xzxci.cn/2024/11/20/198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