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文明是否存在?侯增谦院士畅谈行星探测工程发展设想

地外文明是否存在?侯增谦院士畅谈行星探测工程发展设想

地外文明是否存在?侯增谦院士畅谈行星探测工程发展设想

人类对宇宙中生命的存在这一问题一直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第二届地外建造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行星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天问三号”任务首席科学家侯增谦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地外生命探寻与行星宜居性演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未来行星探测工程发展路径的设想。

地外生命探寻:科学研究前沿

生命起源是国际科学重大研究前沿,侯增谦认为,通过行星探测有望获得重大突破。开展地外生命探寻和宜居环境演化研究,有望取得重大影响力的生命起源科学发现,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美国已将地外生命探寻和宜居性列为最优先的科学问题,部署了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欧罗马快船、天王星轨道器与探测器计划等。我国高度关注地外生命探寻,将其列为国家空间科学发展规划与相关任务的重要内容。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任务

侯增谦介绍了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任务,包括已执行的天问一号、天问二号,正在执行的天问三号,以及规划中的天问四号。其中,天问三号将以火星宜居环境演化为主线,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

地外生命探寻与行星宜居性研究的科学主题

地外生命探寻与行星宜居性研究的科学主题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

* 行星宜居性:研究行星是否具备维持生命存在的条件和环境。

* 地外生命探寻:探寻存在的活体生命、生命痕迹与生命标志物,以及如何探寻和检测生命信号。

* 生命与宜居环境的协同演化:研究生命的存在和演化是否影响行星环境的可居住性。

地外生命探寻技术保障

侯增谦强调,通过研究痕量物质检测方法、开发生命标志物探测技术、研发新概念探测器、研制高精度载荷设备等,可以捕捉和正确识别地外天体潜在的生命信号,为探寻地外生命提供技术保障。

金星、火星和冰卫星:生命探寻重点目标

分析比较太阳系天体特征后,侯增谦认为金星、火星和冰卫星比较满足生命探寻与宜居性的基本特征。他建议从火星陆地、金星大气和冰卫星海洋等不同场景开展生命探寻。

未来行星探测发展路线图

侯增谦提出了我国开展地外生命探寻与宜居环境研究的发展路线图:

* 2030年代初期:建成行星宜居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基本型。

* 2030年代前期:实施金星大气采样返回任务。

* 2030年代中期以后:发射火星科研站首次任务。

* 2030年代后期:实施海王星及海卫探测任务。

远景展望

侯增谦表示,通过以上探测工作,有望在这些地外天体中发现生命存在的证据,取得重要的科学发现,为人类对宇宙中生命存在的认知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bs.xzxci.cn/2024/11/18/17995.shtml

Like (0)
讯知在线讯知在线
Previous 2024年11月18日 下午6:15
Next 2024年11月18日 下午6: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