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颂》,这首由郭沫若为新中国国歌征集而作的颂歌,在郭沫若心中具有非同寻常的地位。从郭沫若在新中国出版的第一本同名诗集《新华颂》,到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而出版的《骆驼集》,再到临终前的《沫若诗词选》,在这些重要时间节点出版的诗集中,《新华颂》都位列首位。
学界已经注意到,《新华颂》在收入1979年经郭沫若重新校阅后出版的《沫若诗词选》时,进行了修改。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新华颂》还有一个早期版本,面貌与后来公开发表的版本有所不同,其中就暗藏着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
根据整理手稿档案、回忆录等材料,可以基本还原《新华颂》早期版本的写作时间和作者。这首诗最初是郭沫若与夫人于立群为应征新中国国歌而创作的歌词,时间大约在1949年8月20日之前。手稿上有毛笔字标注“更正稿”,将原句“工农解放气如虹”修改为“艰难缔造庆成功”,“联盟长作主人翁”修改为“工农长作主人翁”。
从《新华颂》应征国歌版的历史语境来看,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的政权特征和新民主主义思想,以及对新中国的殷切期望。如“人民中国,雄立亚东”,“江河洋海流新颂,昆仑长耸最高峰”,表达了中国人对新中国未来的美好憧憬。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首寄托了郭沫若无限希望的《新华颂》最终落选国歌。不过,在经过修改后,它于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成为新中国第一首颂歌。
《人民日报》版的《新华颂》与应征国歌版相比,共有6处修改。虽然修改幅度不大,但细微之处却蕴含着微妙的历史语境变化。如“胜利红旗”改为“五星红旗”,体现了当时对国旗的最终确定;“工业化,气如虹”取代“土地改,剥削终”,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以及对工业化的重视。
更耐人寻味的,是1979年《诗词选》版《新华颂》的修改。在《人民日报》版的基础上,它又做了几处改动。最明显的是将“四方八面自由风”改为“千秋万岁颂东风”,以及删去了三段中“使我光荣祖国,稳步走向大同”的句子。这背后,是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变化的折射。
通过对《新华颂》不同版本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郭沫若的文学表达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作为《新华颂》的主要作者,郭沫若毫不避讳其作为颂歌的性质,以文艺作品歌颂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劳动人民,体现了党的文艺方针。另一方面,这首诗的不同版本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语境的变迁,以及郭沫若在不同时期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和情感寄托。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bs.xzxci.cn/2024/12/22/411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