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南海海底,一艘承载着历史与秘密的宋代巨型商船“南海Ⅰ号”,在沉睡了八百多年后,缓缓向世人揭开它的面纱。如今,这艘沉船已成为探索宋元时期繁盛的海上贸易的一座宝库。
1987年,偶然的发现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探索之旅。考古学者们从泥沙中拂出超过16万件精美瓷器,为后世的揣测埋下伏笔。随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博物院和佛山文博单位携手展开区域性调查和抢救性发掘,考古团队确认了“南海Ⅰ号”沉船与佛山南海区的关联。相关研究指出,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海Ⅰ号”出土的部分酱釉罐都来自南海诸窑,三者之间的联系终于水落石出。
科技分析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运用便携式XRF技术,对南海诸窑出土的酱釉瓷器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南海Ⅰ号”沉船上的酱釉瓷器绝大部分产自南海诸窑,并与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同类产品密切相关。这些发现表明,南宋时期南海诸窑生产的酱釉瓷器曾在广州得到广泛使用,作为酒器或存储器皿,通过贸易或馈赠输往海外。
除了酱釉瓷器,德化窑青白瓷也是“南海Ⅰ号”沉船上的一大亮点。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牵头,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和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通过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无损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的运用,将沉船中172件德化风格瓷器的产地细分至前所未有的清晰度。
研究人员发现,“南海Ⅰ号”沉船中的德化窑青白瓷主要产自德化窑的盖德镇和龙浔-三班镇两个生产亚区域。不同器型瓷器的来源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德化内部的差异化生产或竞争策略。墨书标记,这些瓷器底部的标识,更是揭示了商人与窑场之间的贸易关系。同一姓氏的标记往往集中于某一区域的产品,表明某些商人与特定窑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这些微观线索,研究人员不仅揭示了瓷器的来源,还深化了对宋元时期复杂海洋贸易体系的认识。德化窑瓷器作为备受国际贸易热捧的外销品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展现了泉州作为海洋贸易和多元文化交流中心的历史辉煌。
“南海Ⅰ号”沉船的大量文物不仅是贸易活动的见证,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景象的缩影。沉船考古为我们提供了穿越时空的契机,让我们得以窥见宋代海洋贸易的微观图景,触摸那段辉煌的历史。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更多瓷器背后的故事将被唤醒,进一步丰富我们对宋元时期海上贸易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认识。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bs.xzxci.cn/2024/12/14/356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