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干部队伍本应是引领前进的先锋力量,然而,“躺平式”干部却如不和谐音符般出现。他们往往口号喊得响亮,实际行动却极为匮乏,面对工作任务挑肥拣瘦,遇到困难便如鸵鸟般逃避,选择绕道而行。这种不良现象不仅令民众失望,更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与行政效率。
为整治这一风气,多地积极行动。江苏省泰州市早在 2016 年就率先设立“蜗牛奖”,“获奖”事由涵盖拖延发放补贴、工作信息未及时更新、户厕改造不到位等诸多方面。湛江市麻章区深入调研后,制定出《领导干部负面信息收集管理清单》,明确拈轻怕重、躺平甩锅、空喊口号、敷衍塞责等 8 类“躺平式”干部特征,并对 8 名此类干部进行岗位调整。盐城市滨海县面向全县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的县管干部和中层干部,开展寻找“躺平者”活动,确定宗旨意识不牢、工作责任心不强、担当精神不够、工作作风不实等标准,对首批 7 名“躺平者”进行集中诫勉谈话。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设置的“蜗牛奖”,将办事拖沓、敷衍塞责、漠视群众利益、问题整改不力等 6 种情形纳入认定范围,并与相关单位及个人的年度绩效考核分数、奖励挂钩。
整治并非仅有惩罚,部分地区还建立了帮扶、转化机制。云南省在专项整治中制定帮带措施,为“躺平式”干部建立转化跟踪管理档案,对转化好的及时挂账销号,对转化不佳的在年度考核评定上给予限制,对顽固不化的坚决进行岗位调整并严肃给予纪律处分。此外,一些地方还通过树立正面典型营造积极氛围,如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开展干部公众形象测评活动,纳入“躺平型”与“实干型”干部测评;泰州市在设立“蜗牛奖”的同时设置“骏马奖”,形成鲜明对比和激励机制。
专家指出,奖惩机制对干部行为引导至关重要,应优化绩效评估体系,设立合理流动或淘汰机制,使干部绩效与职业发展紧密挂钩,调整激励系统,在干部考核体系中的晋升、收入等方面制定更清晰明确指引。同时,要杜绝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让“躺平式”干部无处可躺,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与担当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bs.xzxci.cn/2024/12/02/262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