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血管瘤与脉管畸形领域,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九院)整复外科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团队长期钻研,突破重围,为患者带来一线希望。
该团队打破学科壁垒,整合手术、激光、介入、药物研发四大专业技术,形成了具有国际特色的诊疗体系,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90多种疾病,临床无章可循
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涵盖一大类疾病谱系,有90多种,临床常见20多种。它们表现各异,有的无需治疗便会自行消退,而有的一旦发展则会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复杂之处在于同类异相与异类同相,”九院整复外科副主任医师华晨介绍,“相同类型的血管瘤外观相似,但有些会自动消退,有些却会迅速增大。而不同类型的血管瘤,外观相似,但病变严重程度却千差万别。”
患者往往根据症状和喜好前往不同科室就诊,传统科室有各自的治疗技术,但缺乏系统的诊疗体系,导致疾病越治越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多维度协作,精准拆除“危险物”
九院团队打破学科壁垒,采用多维度技术拆除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患者身上的“炸弹”。
在手术方面,团队原创五种创新修复重建术式,建立针对疑难血管畸形的新手术序列,制定国际首个血管畸形序列化手术原则。
在激光治疗方面,团队突破技术瓶颈,提高了激光治疗的疗效。对于激光治疗疗效差的患者,采用光动力治疗技术,使无效病例获得显效。
在介入治疗方面,团队发表中国首篇软组织动静脉畸形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国际论文,使无水乙醇介入治疗成为国内一线治疗手段。针对无水乙醇介入治疗高并发症率的难题,团队开展“血管构筑学”研究,形成了预栓塞技术,大大减少了介入治疗的三大高危并发症。
在创新药物治疗方面,团队自主研发“血管瘤乳膏”,疗效显著,造福众多患儿。团队牵头国内第一个血管瘤外用药的上市临床研究,使更多患儿受益。
填补空白,建立诊疗指南
在打造自身过硬素质的同时,九院团队不忘普惠众生。林晓曦教授创建了中华医学会的第一个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学组,并牵头制定了《血管瘤与脉管畸形诊疗指南》,指导全国同行规范治疗。
团队的创新工作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他们在国际权威的国际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研究学会(ISSVA)国际年会上多次作为亚洲唯一的会场主持和组委会委员。团队的创新成果纳入美、日、英、西、意等11个国际血管瘤诊疗指南。
九院团队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填补关键临床空白,建立了完善的诊疗体系,带领我国血管瘤与脉管畸形领域迈向了国际领先水平。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bs.xzxci.cn/2024/11/18/17111.shtml